托莱多市

2020-12-05 10:11 阅读(?)评论(0)
                 托莱多市
 图1、在城南瞭望台远眺托莱多市,塔霍河是天然的护城河。

 图2、我在拍摄。

 图3、托莱多在海拔5百多米的山头上,图左侧有90米高的托莱多大教堂的钟塔,图右侧有高高的阿尔卡萨王宫。

 图4、塔霍河上的圣马丁桥。

 图5、城墙雄峙。

 图6、老伴儿在托莱多大教堂前留影。

 图7、托莱多大教堂内景。

 图8、西班牙大主教宫与大教堂相邻。

 图9、大主教宫(图右)与大教堂有封闭的天桥联通。

 图10、我在建于17世纪的市政厅前留影(图右侧是大主教宫一角)。

 图11、街头抓拍。

 图12、圣地亚哥阿拉法尔教堂是穆德哈尔式建筑,大多用于婚礼仪式,俗称婚礼教堂。

 图13、走进阿拉法尔教堂内,恰逢婚礼进行时。

 图14、街道古建。

 图15、又一处穆德哈尔式建筑。

 图16、古代摩尔人建筑的马蹄形拱门(感谢旅友图片)。
          
                                                  托莱多市

虽然小时候就知道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市,早年通过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知道了塞维利亚市,1992年奥运会又让我知道了巴塞罗那市,但是,一直不知道西班牙有座托莱多市。

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向东进入西班牙,造访的第一座城市就是托莱多市。

我这才知道,就像神州大地的西安市,古代曾作国都1100多年,是有文字记载中举国作国都最长的城市。而托莱多市,古代曾作国都650多年,也是西班牙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中,作国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没有马上进城,大巴车载着我们先从北向西绕城到南边山坡上,到达一处观景台。但见整个托莱多市城区,就像一幅立体画作摆在眼前:海拔500多米的这座山城,褐红色的石筑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簇拥着山城偏东最高处的阿尔卡萨王宫、偏西的托莱多大教堂;山川绝配的是马蹄形的塔霍河水由东向西贴近山城流过,水面宽约六七十米,恰似天造地设的一道护城河。冷兵器时代,这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城池,岂不正好选作国都。

进得城来,当地导游带领我们乘接力电梯逐级登上山城,在接近阿尔卡萨王宫的索克多维尔广场开始步行游览。在这座5万人的古城,迈开双腿,半天下来,昔日王宫(已作博物馆)、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的大教堂、市政厅、圣胡安修道院、比萨格拉城门、太阳门等主要景点尽皆参观。

这些主要景点,就同我们西安古城区内的碑林、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钟鼓楼及古城墙一样,都是古都现存的标志性建筑。

两相比较,各有长短。

且不说西安城内的大、小雁塔全是7、8世纪的唐代建筑,那碑林也是11世纪北宋初年所建。而托莱多古城内,现存古建,除了大教堂始建于1247年之外,其它大型胜迹,都问世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也即我国的元、明代,都晚了好几百年甚至近千年。若论起历史文化的厚重,它们也都无法与西安碑林比肩:西安碑林中,纪元前的周、秦、汉代的数十方碑碣,是幸存的两千年前汉语及文学、史学的实录。完成于9世纪(唐代)的开成石经114方石刻,更是萃集了两千多年来,近百代华夏儿女读书学习之范本的包括汉语四书五经等典籍于一堂,六十五万多字,皇皇大观。这么说吧,当今所有纸本、电子版的全部四书五经及部分先秦诸子的古汉语、古文学及有关史学的名著,其原版都在碑林。

托莱多的长处在哪里?

我们穿街走巷,实地体验到托莱多的古建筑整街连片,胜在众多。

世纪初,罗马人在此筑城留下的建筑已经无存。我们只见到了一截几十米长的石块铺成的道路,地导说是罗马帝国留下的遗迹。

6世纪到11世纪,西哥特人(东日耳曼人)在此建都174年、摩尔人后来赶走西哥特人据有此城,也没留下什么古迹。

托莱多的历史际遇是,1085年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古代王国之一)国王阿方索六世,从摩尔人手中收复这座城市并建都后,即开始规划并实施了都城建设。兴起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随后大大促进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国家富足后都城建设快速发展。至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时,托莱多城建已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规模。欧洲传统的哥特式建筑、意大利传来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当地基督文化与外来摩尔人的伊斯兰文化联姻形成的穆德哈尔式建筑等,遍布全城。民居、教堂、旅舍、商店等当年的新型楼堂馆所,如今都一副副阅尽沧桑、历经岁月的身板,悠然屹立。

由于保存了这些遍及全城的14-16世纪的古建筑,托莱多古城于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世遗”)名录。

一座城市,包括普通民居在内的几乎所有建筑物能保存六七百年以上(相当于我国元末明初),仍在使用。我国还没有一座这样的城市。

托莱多何以能做到呢?

除了西班牙改朝换代的历任施政者无一人“不破不立”,注意保存前朝历代的各种建筑外,游览可见,这些历经六七百年,仍然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建筑,大都是高不过两三层的楼房。超高建筑只有阿尔卡萨王宫与几座教堂的钟塔。更重要的是,它们全用坚固的石砖或石块砌筑。反观我国的古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木柱、木梁易朽,土砖、泥瓦易烂。与这些石构建筑相比,牢固性大大降低。西安市虽然有大、小雁塔等6处古迹跻身“世遗”,但未能以古城之名列入“世遗”,原因也在于此。

我国名列“世遗”的山西平遥和云南丽江两座古城,全城大部分是清末民初的建筑,立世才一二百年,均不及托莱多的满城建筑物年深日久。

可资期望的是,这些年我国大小城市的现代建筑都雨后春笋般涌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远超单纯的石砌泥抹。千百年后,也就都成了古城的古建筑。只要不出“豆腐渣”工程,不遭人为毁坏,将来,华夏古国的城池,定会为世界奉献出最多的文化遗产。(全文完)



图17、城内唯一留下的一处罗马时期的石块道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图18、比萨格拉城门内。


 图19、古城门洞多。


 图20、古城墙一角。


 图21、太阳门在望。


 图22、老伴儿在太阳门留影。


 图23、时见堂吉诃德式“门卫”。


 图24、工艺品商店内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售货员。


 图25、穆德哈尔式城门,至少经历7百年岁月。









 

 

    

















  最后修改于 2021-01-16 17:17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冬泳感悟 下一篇:西班牙广场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