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第一雄关 第一雄关 图3、我在拍摄嘉峪关外城东闸门。 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我国万里长城这两关,皆为“天下第一”。 山海关名列“第一”,顺理成章,它是长城东端现存的第一座城关。同理,嘉峪关是长城建成后西端的第一座城关与关城,也可称为“第一”。不过,嘉峪关的“第一关”,于“关”前多了一个“雄”字,即“天下第一雄关”,彰显此关雄伟,气势不凡。 首先是雄险。嘉峪关地处联通我国中原与西域的大通道河西走廊最狭窄处,即“咽喉”处。南边横亘的祁连峻岭与北边高耸的黑山、马鬃山等大山诸峰在此地骤然相向靠拢,形成相距仅15公里的峡川。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率军降服甘肃的元朝残兵后,进军此地,见两山夹峙的台地趋平,泉源丰沛,极利屯兵守卫,便于洪武五年(1372年)在此建关,联通长城。不仅比之东端山海关建关(1381年)早9年,而且城关据中,两侧城墙翼展戈壁,北接8公里外陡峭黑山上的悬壁长城,南达7公里处祁连山余脉悬崖上的长城第一墩台。可谓地势险要,雄关凛然。 继之是雄奇。沟、梁、峁、塬,泛指我国西北高原常见的山区地形。塬,是高原一种台状平地。此地原名嘉裕塬,平地崛起的嘉峪关,正是沿用其名。原本荒无人烟,只有冰峰雪岭、浩瀚戈壁相伴的塬上,划时代地挺立一座巍巍关城,扼于隘口,掌控陇塬,堪称雄壮奇绝。冷兵器时代若有外敌入侵,沿大漠平川窜犯到此,其主战的马队骑兵,向南向北均不可能逾越陡峭的祁连山、黑山;正面则无法攻进将士据守的坚固关城。嘉峪关城1539年完全竣工后,数百年成功抗击西域来犯之敌的战例已证明这座险关雄奇,不可侵犯——嘉峪雄关由此扬名。 于今我们所见,是冯胜初建首座城关后,明朝历代据以施工扩建,历时168年,在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完工,形成的一座能屯兵数千、平战结合的阔大关城重镇—— 关城核心,是高达10.7米、周长733.3米的城墙围起的东西狭长的内城区。游击将军府、将士操练的演兵场等都在城内。东城墙有光化门,西城墙设柔远门,两门之外建有瓮城加防;柔远门瓮城西边还专筑了罗城,其两翼城墙与长城联通,调兵戍守任驰骋。光化门、柔远门、罗城城门上均有17米高的三层三檐歇山顶式城楼;环内城城墙上,敌楼、箭楼、角楼等依序鼎立,更加威严壮观。罗城城门洞外拱顶上方,门额刻石“嘉峪关”,标明关城正身。光化门城楼东面,上檐下悬挂的巨匾上,赵朴初1995年书丹的“天下第一雄关”镏金大字,既英挺豪迈,又峻拔优雅。 关城罗城城墙从南北两翼延展,环内城向东又高筑墙体,形成了高大城墙护卫的外城区。进外城东闸门放眼外城区,面积是内城的两倍有余。这里正是嘉峪关平时屯兵的要地。数百年过去,昔年兵营早已不存,但在光化门瓮城外南侧,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的文昌阁、关帝庙、戏台等三座建筑至今安在。由此三座建筑,可知嘉峪关数百年固若金汤,虽地处险要、城池坚固是重要因素,但用兵有方、凝聚军心也不可或缺—— 文昌阁,各地常见,本为供奉文昌帝君,象征“文运亨通,教化昌盛”;此处是日常嘉勉部属、弘扬懿德、培植兵营正气所在。其西邻关帝庙,显然在启示全军效法关公忠勇大义的民族精神,从而守关矢志不渝。而关帝庙正南对面的那座长城万里罕见的戏台,经导游讲解,才知也是在教化将士克服自我、专情报国——戏台正面屏风全是图画,中间绘有传说的八仙人物及动物、花卉等。东西两侧分别是大幅画作。东侧画中主角是位袒胸露乳的女子,有位小和尚正临窗窥视。西侧壁画则表现一袭紫衣高僧(当年僧阶最高者方可着紫衣),一边用手阻遮小和尚视线,自己却两眼直勾勾的隔窗盯着裸胸女。这位紫衣高僧持戒不固,放纵色心,正是画作要警示、批判的内容。意在告诫未带家眷的将士,高僧贪色也会被揭露惩戒,大家须防意如城,专心戎行。 一阁一庙一戏台,都在鼓舞士气,可见当初建关者的良苦用心。 其实,让将士守关信心满满的,还有举措——嘉峪关柔远门瓮城城门(会极门)门楼后檐台上,有块定城砖。 民间传说这块砖的来历是,明正德元年(1509年)修建柔远门城关时,惯于欺压工匠、禀性歹毒的监工郝空,在按照工匠领班易开占精准计算,需用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的数目,不多不少足额拨付后发话:若多用或少用,就要拿易师傅问斩。待城关完工,泥瓦匠手中竟剩下一块砖。易师傅二话不说,将这块砖不抹泥浆,直接搁在了会极门门楼后檐台上。待郝空查验后责问这块砖多余时,易师傅慨然答道:这是按天神之意放的“定城砖”!砖在城在,砖去城塌——古代,官民人人笃信神仙,郝空也不例外,立马作罢。代代守关将士也都服膺定城砖稳固关城的神奇作用,守关信心倍增。 历史也真成全易师傅的预言。史料载,柔远门及关城未修前,孤单的嘉峪关确曾被西域来犯之敌攻破过。但1509年柔远门修建,关城竣工,定城砖安放后,强敌几次犯关攻城,都铩羽而归,关城坚牢如初。近七十年嘉峪关市有气象、地质测报记录以来,历经雪暴沙暴、地震狂风等灾害,嘉峪关都岿然矗立。那块定城砖也纹丝不动,游客们大都争相一睹,视作一奇。 我们从戏台旁进瓮城,沿光化门内马道登上城墙,绕内城一周,已是红日西坠,朔风强劲。关城外,四望了无人烟,惟见长城从罗城城墙两侧延伸,游龙一般浮现大漠戈壁;南边,祁连雪峰银光熠熠;北边,黑山、马鬃山层峦蜿蜒。徜徉之余,从眼前“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风尘日色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直观情景,联想到自古多少将士远离家乡故土戍守此关。且不说“黄沙百战穿金甲”、“战士军前半死生”的沙场惨烈,单就“寒声一夜传刁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青壮到老不计年”的边关岁月,就让人万分感慨他们悲壮淋漓的关城生涯。 昔从中原投军,从戎24年的我,青春年华是驻守在南国边疆海岛。也是远离高堂至亲、妻子儿子。如今年过古稀,情牵祖国东南海疆,身临西北大漠雄关,我由衷钦敬嘉峪关昔年保境守城的前辈。(全文完)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