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散记之五 图瓦水乡

2025-04-25 10:55 阅读(?)评论(0)

新疆散记之五

图瓦水乡

    都知道祖国大西北干旱少雨。

    怎么也没想到,祖国最西北的新疆,新疆最西北的阿勒泰,阿勒泰最西北的图瓦人聚居地,竟是水润山泽的雪都水乡——每年雨雪降水量达一千多毫米,与江南水乡苏州的降水量一样。

    去年(2024年)7月18日,离开天山北麓向北,穿越准格尔盆地干旱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到达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一带,山野就润泽起来。游览神钟山、额尔齐斯河等景区,都是在细雨中流连。

    两天后从可可托海向北400多公里,抵达我国目前“雄鸡”版图上鸡尾最高翘处,邻近中蒙、中俄边界的喀纳斯、禾木、白哈巴三座山村,就是我国图瓦人聚居的地方。我们是夏季来此,雪都大观见不到,但雨衣却天天不离身——

    当我们到达喀纳斯湖畔,头上一片丽日蓝天。原想着可以晴天登顶钓鱼台鸟瞰神秘的喀纳斯湖,不料乘电瓶车刚驶抵登钓鱼台步道的起点,忽然狂风大作,雨点猛撒,很快连成水线。穿上雨衣冒雨登顶时,远望,湖水烟波浩渺,环湖四周重重山岭林木繁茂;近观,木板梯道旁边的山崖,岩缝野草丛生,石面青苔厚腻;这都是长年不断降水的印记——水乡的感觉油然而生。

    次日一早去66公里外的禾木村,天公如法炮制:一路晴空到禾木,从停车场步行进村没几步,又是浓云密布,暴雨骤降。幸得村里长年有准备,几处防雨大棚可供我们游客栖身。半小时后雨势略小,我又是穿上雨衣进入雨幕赏景,从禾木桥上走过河水暴涨的禾木河,登上村西边相对高度约100来米的凤凰观景台,木屋连片、原始古朴的禾木村便尽收眼底。此时的村貌,迷蒙细雨中透着清秀,山林簇拥下更显静谧;屡屡炊烟飘升时,弥漫的雨雾不知不觉中幻化成一片低矮的云岚,飘荡在村外林海上空,平添一种安谧祥和之意。目光所及,还看到山坡草地有几匹马在雨中仍低头吃草,看来,它们早已适应了这多雨的天气;湿淋淋的青草吃下去,牧民应该不用再饮马了吧?

    我国目前仅有的这些图瓦人,为我们表演歌舞节目时介绍自己:“我们是蒙古族图瓦人。”他们的歌舞和主要乐器演奏,的确与曾经欣赏的蒙古族演出毫无二致。乐器中少不了马头琴,舞蹈中的挤奶、挥鞭、抖肩、牵缰绳、鸿雁展翅等动作,都在蒙古舞中常见。但我也看到他们两处独有的特点。一是一位老者吹奏了只有图瓦人才有的“楚尔”,这是几乎失传了的用当地才有的芦草秆制作的乐器;再就是上苍之水常年不断的滋润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像我国江南的水乡人皮肤细腻。

    祖国西北边陲的图瓦水乡,山川总计数万平方公里,已超过江南苏州所辖五区四市的面积。充沛的生命之源尽情地挥洒在这片宝地。以前讲到山清水秀,只想到江南、岭南,如今,要加上北疆阿勒泰了。图瓦人有幸在这北疆水乡繁衍生息,真为他们高兴,深深地祝福他们。(全文完)

 

  最后修改于 2025-04-25 11:2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