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记游之一 海底漫步大堡礁

2014-12-05 17:52 阅读(?)评论(0)

此篇日志照片,第一幅为赴澳旅友刘女士拍摄,第二幅之后,均为澳大利亚绿岛“鹦鹉鱼家园”游乐公司水下教练员拍摄)。

图1、理论课结业,我们身着潜水服准备出海下潜,我的老伴儿(左1)兴奋莫名(此照片为赴澳旅友刘女士拍摄)。

 


 

 

 

 

 

 

 

 

   图2、乘船出海后,下潜之前,教练员为我们拍照留念。

  

  

  

  

  

  

  

  图3、纷至沓来的鹦鹉鱼,老伴儿看得眼花缭乱。

  

  

  

  

  

  

  

  

     图4、我手中的牌子上,是“澳大利亚绿岛鹦鹉鱼家园”的标示。

     

     

     

     

     

     

     

     图5、鱼群渐欲迷人眼。

     

     图6、蝴蝶鱼——鲈形目蝶鱼科。

     

     图7、三带双锯鱼,俗称海葵鱼(喜在海葵中游弋)、小丑鱼(像马戏团小丑脸谱)——硬骨鱼纲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亚科。

 

图8、扁鲨,又称刺鲽鱼、天使鱼——硬骨鱼纲蝶形目蝴蝶鱼科刺蝶亚科,常统称蓝鹦鹉鱼。

 

图9、虎斑贝——腹足纲宝螺科;这种成人拳头大小的虎斑贝,1960年代在海南岛,买一个只要1元钱。

图10、海龟——龟鳖目海龟科。

 

 

图11、鱼满礁盘。

 

图12、蓑鮋,又称狮子鱼、火鱼——硬骨鱼纲鮋形目鮋科;属脊椎动物,胸鳍如扇,有毒,喜食甲壳类动物。

 

图13、柳珊瑚——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柳珊瑚目木珊瑚科。

 

图14、三带双锯鱼,俗称海葵鱼、小丑鱼——硬骨鱼纲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亚科。

 

图15、星斑裸颊鲷,俗称豹纹鹦鹉鱼——辐鳍鱼纲鲈形目裸颊鲷科。

 

 

 

大堡礁记游之一

      海底漫步大堡礁

人类文明进化,原动力即来自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觉、认知。一代一代的人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未知大自然的窥探欲和对陌生活动的尝试欲。我当然也不例外。

往昔岁月里,驾过战鹰跳过伞,划过轻舟爬过山,畅游江海涉密林,钻过桂林芦笛岩(山洞)。在亲近养育我们的地球大自然中,总感到缺少了海底潜水的体验。

所以,来到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前往大堡礁中的绿岛旅游,我没去乘直升机鸟瞰珊瑚礁,也没去海面浮潜观赏海中景致,而是拉着老伴儿一起,选择了平生从未有过的尝试——海底漫步。

实际上,这是国外“留学”,当了回速成班毕业的潜水员。

每人填写完健康申报表,在“生死文书”上签名,连同160澳元(约合人民币850元)“学费”一并交讫,即由一位来自台湾姓郭的华裔澳籍年青女“教师”授课——从潜水衣穿着、水下与教练员交流所用手语、漫步行程与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置措施等一一讲述。最后让每人把“呼吸困难”、“身体难受”、“请求紧急上浮”的手语演练已毕,就算课考毕业了。

一身泳装,外面再套上连体潜水服,互相打量,已然一副职业潜水员的模样。按规定,8人一组涉水下海乘上机动小舢板来到数百米开外的潜海作业平台。下海前,每人都或单个儿或夫妻结伴儿照了像。我们的海底漫步教练员是位说汉语的白人壮汉,他又带领大家把水下联络手语及呼救手语演练一遍,确认个个无误。随即,便拉开梯次,每人腰间被扣系上铅块、戴上颇像宇航员头盔的潜水头盔,逐个沿扶梯自主下至5米深的海底。

关键还是这顶硕大的潜水头盔,既不像我见过的海军潜水员的头盔要上一圈螺丝与潜水服拧紧密封,也不像我当年戴过的飞行头盔下端有系带扣紧,而是像大头娃娃舞的道具大头娃娃头套一样往头上一搁,肩膀扛着,全凭头盔37公斤的自重下压不致滑脱;上边通着氧气导管和增压空气导管,居然使海水只在头盔内与肩膀、脖子以下的通透缝隙间平稳地鼓着水泡,绝不会上淹到口、鼻,从而让人水下呼吸自如,行走无虞。

沉入海底,四周浩瀚无涯,眼前幽深莫测,水压遍身行动受限,感觉新鲜惊喜莫名。“领路人”前行,教练员相随左右,我们在5米深的海底悠悠忽忽、方向莫辨地走去。有各种灯具照耀,使黑暗的海底光亮如城市华灯初上。一阵新奇与兴奋过后,开始瞩目神秘的海底世界。脚下是细软的白沙,踏上去泛起浅浅的浑水似轻雾,又像弥散的毛卷云。珊瑚、海葵像花簇一样兀自独立。碗口粗、尺把长的海参静静地卧着。最热闹的就是数不清的鹦鹉鱼也即我们常说的热带鱼,纷至沓来,与人相亲,散花一般擦身飘游,七彩灵动,看得眼花缭乱。忍不住伸手与之亲近,只觉得鱼身溜滑,手一触及,那鱼尾迅即劲挺有力地一摆便霎时远遁,难辨去向。漫步期间,水下教练员分别为每人拍照留念;又有工作人员顺手捞起一尺长的海参和排球般大小的海蚌等让大家手摸感触,零距离接近这些海洋生物,然后再放回海底。

不知不觉,这今生第一次短暂的海底生涯便结束了。返回绿岛的舢板上,我不由想到了《西游记》。吴承恩老先生当年肯定没有潜海的体验,竟然能把孙猴儿龙宫借宝的情景写得那么生动奇幻。倘若他能真的来一番海底漫步,《西游记》有关四海龙王所在的海底世界,定会描写的更加精彩。(全文完)

图16、海鸡冠,一种软体珊瑚,又称棘穗软珊瑚——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海鸡头目穗珊瑚科。

 

图17、络腮亚目软体动物,一种无壳海蜗牛——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裸鳃亚目;此类动物大堡礁有4千余种,绝大多数艳丽非常。

 

图18、砗磲,一种巨蛤——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大堡礁海域体量可达1.2米方圆,90公斤重;教练员让我们手捧的砗磲有排球般大小。

 

图19、毛头星,一种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海羊齿科。

 

图20、兔子鱼,又称沙斑鱼、天堂鱼、菩萨鱼——脊索动物门鱼纲鲈形目丝足鲈科;我国南海也多见。

 

图21、扁鲨,又称刺鲽鱼、天使鱼——硬骨鱼纲鲽形目蝴蝶鱼科刺蝶亚科;常统称蓝鹦鹉鱼。

图22、海星——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我国四海也都多见。

 

图23、鹿角珊瑚——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六放珊瑚亚纲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

 

图24、黄口裸颊鲷,俗称虎纹鹦鹉鱼——辐鳍鱼纲鲈形目裸颊鲷科。

 

图25、蝴蝶鱼——鲈形目蝶鱼科。



 

 




 

 

 

 

 

 

 

 

 

 

 

 

 



 

 

 









     

  最后修改于 2014-12-05 18:2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