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南美行旅之十一:比格海峡中 南美行旅之十一: 比格海峡中 南美行旅之十一: 比格海峡中 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我们从这里被视为世界最南端城市的乌斯怀亚,乘船在连通两大洋的比格海峡兜风,本已让人兴奋,不期相遇海峡中的座座荒岛,又大饱眼福。 俗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以理解为:树林是各种鸟儿聚居的家园。还有著名戏剧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可知:树木是翔鸟鸣禽雌雄相亲相爱并传宗接代的所在。良禽择木而栖嘛。 然而,我们乘风破浪在辽远寂寥的比格海峡中,首先看到一座座别说树木、就连小草也不见一棵的岛礁,上边一块块光秃秃的岩石上,引颈卓立着数不清的鹢鸟,密密麻麻。有的岛较大,那鸟儿少估也有上千只。 体型较大且数量最多的是蓝眼鸬鹚,腹白背黑,常站立不动,半米多高,远看好像企鹅一般。还有体形小些的雪海燕、黑背鸥、红嘴鸥等分散其间。可喜的是它们对游船这庞然大物轰响而来,满甲板游客大呼小叫的喧闹泰然处之,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就像被检阅的士兵。又像镜头前规矩的群众演员,面对众多的相机、摄像机十分配合。 我想,它们有吃的,海中小鱼虾和藻类等可以果腹。但喝什么?那荒岛不仅不见一丝绿色植物,连一泓泉氹、一截溪流也见不到,唯有海水相拥。 最打破平生习见认知的就是,这些岛屿无树无草,它们除了飞在空中,降落后鸟巢何在?难道只呆在这石头上日晒、雨淋、雪压、风吹?空阔的海峡,狂风暴雨不会少,何以遮挡?接近南极的海域,常年天气极寒,冰天雪地怎么立足?真真百思不得其解,徒然不堪设想。 接连经过几座这样的鸟岛,一直在为这些鸟儿忧心。没成想接下来是一座又一座布满海狮(学名毛皮海狮,因头部像狗,别称南极海狗,简称海狗)的荒岛,照样是全岛除了凸崖顽石,不见草木。那一片又一片的海狮,都横躺竖卧在光溜溜的礁岩上,真可谓:天当被、地当床,海浪一圈当围墙;身下岛礁就是家,日月相伴度时光。对我们的到来,它们也都视若无睹,安之若素。 这些海狮个个形体浑实,身躯壮硕。据介绍,公海狮有两米来长,体重达200公斤;母海狮也有一米多长,一百多公斤,可见活得都很滋润。风霜雨雪、炎日寒月都不在话下——它们以极低的生活成本,赢得了全家族个个富态雍容。 游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分界点(比格海峡南边的合恩角也是两洋分界点)、号称世界尽头的灯塔-萨尔瓦门托岛灯塔绕行,又稍事逗留让大家观赏、拍摄后,便起锚返航。 鸟岛、海狮岛渐渐消失在视线里。我的心却被那些生灵所牵动—— 它们翎羽当衣、皮毛为裳,海中的小鱼虾是终生的餐饭。衣食就这样单调一辈子。鸟禽不建巢,海狮不筑窝,连天然的洞穴也不要求。鸟儿凭自家双翼飞行来往,海狮靠一己之身涉海上岸,一爿自然环境,便是它们赖以生息繁衍、朝暮往返、走过一生的天然之路。 衣、食、住、行,简陋至极。 想到我们人类,也是地球母亲的子民。那衣、食、住、行的享用乃至各种活动消耗的资源,其数量质量与这些海鸟和海狮相比,何止天壤!怎样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并对地球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使之持续的满足人类所需,不能不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返航所思,使我对比格海峡中安居一方的动物朋友们倍加钦敬。(全文完)
最后修改于 2019-05-05 14:56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南美行旅之十二:印象世界尽头
下一篇:南美行旅之十:踏雪火地岛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