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王宫马赛克 王宫马赛克
图3、塞维利亚地导白塔塔(右)在蒙特利亚庭院介绍王宫。 图13、使节厅内,四壁与穹顶马赛克全覆盖。 王宫马赛克 20世界末以来,我国建筑中马赛克的使用逐渐普及,但大都用在厨房和卫生间,不仅颜色单一,且以地面铺设为多。而在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地塞维利亚王宫,我欣赏到其中主要的建筑,从墙壁到地板、天花板,都有马赛克贴面装饰。更吸引眼球的是,历经六七百年沧桑,仍光洁靓丽,焕然若新。 进得宫门,外观这座王宫,感到有些四不像,与以往所见的传统欧洲王室宫殿的样式不同。例如法国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尽显典型欧洲古典主义风格(1989年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建成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另当别论),俄罗斯冬宫被誉为是欧洲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而面临此宫,看到既有高耸的哥特式外立面,又有阿拉伯式的拱廊和门窗,其中镶嵌的马赛克拼图,十分别致。 我们的地导,曾在我国成都西南民族大学留学二年的塞维利亚姑娘白塔塔,用洋口音中国普通话告诉我们:这是穆德哈尔式建筑,是欧洲基督教文化与亚非阿拉伯文化的“混血儿”——西班牙语“Mudéjar”(中文:穆德哈尔)用来称呼西班牙统一建国后仍留在此地的包括摩尔人在内的所有穆斯林。 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在1248年收复安达卢西亚首府塞维利亚前,来自北非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曾统治此地近七百年。1364年,信奉天主教的国王佩德罗一世在此地1181年所建城堡扩建行宫时,颇有胸怀,兼收并蓄,招来古都托莱多的基督教建筑师和附近摩尔人中的能工巧匠联手设计施工,可谓双教合璧,相映成辉,造就了巍然至今的塞维利亚王宫。 走进宫内,前边的会客厅、议事厅等基本是传统基督文化装饰。其中会客厅里《圣母与航海家》油画中,圣母左手边身着红披风的卡洛斯五世国王,显然没有圣母右手边且圣母面对的身穿金色长袍的哥伦布引人瞩目。正是西班牙缔造者伊莎贝拉女王于1492年在此地开始资助哥伦布四次出海远洋,才有了这位大航海家发现新大陆。以致有人揣度:这圣母就是伊莎贝拉女王的化身。 给人“视觉盛宴”的,是王宫的主体建筑佩德罗一世宫,阿拉伯建筑中的马赛克装饰艺术在这里尽展风韵。其中国王上朝会见大臣、接见来使的使节厅,马赛克贴满四壁,一贯到顶,光彩熠熠,富丽堂皇。国王与王后及嫔妃生活起居的寝宫,四壁与地板、天花板作装饰的材料,也全是马赛克拼图,适度留白,清秀雅致。 印象中,在国内所见装饰用的马赛克大都是方块——正方块和长方块。这里的马赛克材形就不可胜数了。几何图中的方形、菱形、梯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一应大全。自然界中的花瓣形、树叶形、果实形与动物造型也所见颇多。国内的马赛克常常颜色单调。这里为拼接图案的华美典雅,马赛克的颜色可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毕现,还有不少叫不上色调的混合色倍增悦目效果。特别是使节厅的穹顶用红、黄、黑等彩色马赛克装饰成圆形天宇图案,说是象征宇宙,令人叹为观止。游客来此,仰头举相机、手机摄像、拍照的接连不断。寝宫所见,各种彩色几何图形与动植物造型的马赛克,或平铺如波浪,或弥散若云纹,或花团锦簇,或塔松成列,总归是营造出宁馨祥和的氛围。 由于伊斯兰文化禁绝偶像崇拜,所以,这里不会出现任何人像装饰。但是,用马赛克拼接成的动物造型不时可见,有狮子、有山羊等。这些点缀,增添了一种生气。 王宫建成后至今已六百多年。历代苏丹、哈里发、皇帝、国王都曾在此居住、理政。岁月磨洗,沧桑变幻,宫宇岿然,这琳琅满目的马赛克也本色不变,灿烂如初,不能不使人赞叹。 世间出现马赛克,要远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约与我国产生硬釉陶器的商周时期相当。纪元初,随着基督文化兴起,马赛克也不断发展。公元七世纪之后,阿拉伯人把伊斯兰文化融入马赛克制作中,犹如我国唐代制作出色艳光润的唐三彩一样,马赛克也五彩缤纷起来,并随着穆斯林的迁徙,在西亚、北非、南欧的建筑中,到处开花。流传至今,除了这塞维利亚王宫,距此不远的格拉纳达久负盛名的阿尔罕布拉宫内,马赛克装饰也是突出景观。如果说,是吉普赛人到西班牙创造出国舞弗拉明戈,那么,古代摩尔人让马赛克在伊比利亚半岛大放了异彩。 当然,还有西班牙千百年来一代代的人们,不论官与民,他们都珍视来自任何地方的前人在此创造出的历史文化并永续保存,使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了这一处少见的穆德哈尔式王宫建筑。(全文完)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