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教堂哑弹 教堂哑弹 教堂哑弹 旅游欧、美、澳洲,到过数不清的基督教堂。 基督教有三大派别:新教(俗称基督教,下同)、天主教、东正教。 大略观之,新教教堂内外大都无塑像、刻画以及彩绘等装饰,外观简洁,堂内清爽——一座孤零零的宣教台,所设的十字架上,通常也不见耶稣受难像。因为新教不搞偶像崇拜,并认为耶稣基督已经升天,不会在十字架上。 天主教堂则极具观赏性。外墙、门窗、立柱、钟塔等,都或多或少有塑像、雕花、彩绘等;教堂内,往往像个美术馆。不少教堂内金雕、银雕、铜雕、石雕、木雕等一应俱全;壁画、油画、水粉画、漆画等五彩缤纷;各种艺术品着意摆设,琳琅满目;如此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信教的人们,也能在天主教堂享受一顿美术大餐。最令我难忘的,当然是天主教最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了。那里可以近距离观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世界美术三杰的诸多作品。 东正教堂的美化与天主教相同。除了在天主教的十字架上,长横上边有一短横,下边又多一斜撇外,还会有或金装银饰像龛、或五颜六色图画的圣障,略似我国殿堂设置的屏风。 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的另一显著不同点是,教堂内会有墓葬。举凡主教、帝王、圣徒、元勋、名耆等,都可灵柩安放在教堂。 来到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首府萨拉戈萨市,走近拥有四座高塔和11座彩色马赛克装饰尖顶的天主教皮拉尔圣母大教堂,那兼具哥特式、罗马式、穆德哈尔式建筑的外观上,已足以令人仰之称奇。这座长130米、宽67米的大教堂内也描金饰银,彩绘图画随处可见,能与各地宏丽的天主教堂媲美。而让我们从未看到过,也绝没想到的是,教堂内赫然挂着两枚航空炸弹,就在圣母礼拜堂右侧立柱上。 这是两枚哑弹。 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轰炸机曾投向教堂三枚炸弹。神奇的是均未爆炸,仅仅砸坏了顶瓦。战后,人们拆除了一枚炸弹验看原因,结论是引信故障。但当时及随后都不为人相信。大家都说是皮拉尔圣母显灵护佑,致使航弹失效。于是,就把剩下的两枚航弹挂在教堂内,以圣母显灵昭告天下。 信众的想法可以理解。他们敬仰圣母,就是认为圣母能护佑众生。如果圣母连自己安身立命之处的教堂都保护不了,信众情何以堪? 说起教堂名称圣母之前冠以“皮拉尔”,是与教堂缘起有关。 “皮拉尔”在西班牙语中意思是“柱子”。当地口口相传: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的雅各来到萨拉戈萨传教,开始不太顺利。在公元40年1月2日,当地人忽然看到圣母玛利亚靠在埃布罗河畔一根玉石柱子(皮拉尔)上显灵了,她正在慰问孜孜不倦来此传教的雅各。此后,雅各便借助传说,在竖立圣母所靠圣柱的埃布罗河畔建了一座小教堂,礼拜圣母。 从此,这座小教堂也就成了当地信众圣母崇拜的起始。那根圣柱也被立在教堂内,供人们瞻仰礼敬,随后1千多年里,教堂几经改建扩建。今天见到的如此宏伟的教堂,是1725-1872年,历时147年扩建而成。 虽然我们不信宗教,却乐听皮拉尔圣母大教堂的传说故事。我和老伴儿在悬挂两枚哑弹处合影留念后,还寻找到那根“玉石圣柱”——皮拉尔。它被保护在圣母礼拜堂后面的石龛里,仅露出中间长宽20来厘米的一段,有金箔围饰。我俩分别上前抚摸,可谓不虚此行。(全文完)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