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哥斯达黎加之三 雨林奇鸟

2023-03-15 08:58 阅读(?)评论(0)

游走哥斯达黎加之三

                             雨林奇鸟

 

曾在全球五大洲一些国家,见过几种奇鸟珍禽。

例如南美洲秘鲁、智利沿海礁岩及岛屿上,海鸥、雪燕栖息的地方,常能看见身躯半米多高的洪堡企鹅。这是地球上迥然不同于南极冰上企鹅的、喜欢温暖的唯一一种企鹅。再如澳洲的巨水鸡,在1898年曾被宣布已经灭绝。但在1948年,科考队竟在新西兰南岛的蒂阿瑙湖畔,发现了一窝巨水鸡。此后,人们开始帮助巨水鸡繁衍。本世纪初,澳洲各地已繁衍到了数百只。如今仍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次在北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哥斯达黎加,穿行在帕阿斯火山半坡,在浓密雨林中的一座动、植物园,不期遇见两种过去从未见过的奇鸟。

首先遇到大嘴鸟。

过去也见过嘴大、嘴长的鸟禽。例如鹈鹕,我国南方就有,是捕鱼能手。常见的鹈鹕有30-40厘米长的大嘴。那下嘴壳与脑袋下自由伸缩的喉囊相连,就像一张捕鱼网。它在从空中扎下水面,或在水里埋嘴低头快速凫水游动时,能把鱼儿“网进”大嘴里,然后闭嘴压缩喉囊,就完成排水留鱼的一口美餐。

嘴长的鸟,还有我国“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及澳洲的白鹮等,尖嘴细长,一般有20-30厘米,利于在沼泽或浅水中捕食小鱼小虾等。

这次在哥斯达黎加所见大嘴鸟,可谓名副其实

                                                                                 tuǒ kōng

——学名就叫大嘴鸟(英译名:鵎鵼)。体长半米多。侧面看,弯刀一样的大嘴,与头部连接处,直径十多厘米,与头部粗细一样;嘴长约20多厘米,前端收尖,侧面看,状如弯刀;与躯体羽毛大部分是黑色不同,大嘴的颜色是红黄蓝绿褐五彩相间,鲜艳亮丽,十分惹眼。看着看着,却总有嘴重头轻的感觉,生怕它一嘴栽下来,其实不然。当地导游说,它的嘴构造特殊,上下两片虽有厚度,但不是全骨质实体,而是上下两片薄而轻的硬壳满是极为纤细的、多孔隙的海绵状骨质组织,间隙里充满了空气,犹如蜂巢一样,所以虽然看来有些沉甸甸,实际上却很轻成鸟的大嘴不过20来克重,不到半两,丝毫不影响它轻盈飞翔。

大嘴形状如刀,它是凶强的猛禽吗?也不是。它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间或吃一些无脊椎动物,如小蜥蜴、蜗牛、昆虫之类,有时也偷吃其它鸟卵等。真是人不可貌相,鸟也不可貌相。参观雨林动、植物园时,饲养员还特地召唤几只大嘴鸟,飞到我和老伴儿的肩上、臂膀上站立,任由拍照。大嘴鸟与我们很温顺的亲近了一番。

随后,见到了蜂鸟。我们来到一片野花较多的林中空地,视野中有大马蜂样的飞行物来回掠过,定睛再看,正是蜂鸟。这是地球上最小的鸟。地导介绍,蜂鸟有许多种,基本以花蜜为食,偶尔也吃小昆虫,如蚊蝇之类。若按体形,有大、中、小三种。最大的巨蜂鸟,嘴尖到尾羽末端有20厘米,体重20克左右。最小的红隐蜂鸟,体长仅5-6厘米,比常见的马蜂大不了多少,体重仅2克。我们见到的是体型居中的黑颏北蜂鸟,是北美洲多见的蜂鸟。体长7-8厘米,体重6克左右。

蜂鸟个子小,飞行速度却不慢,时速可达45公里,与比它个儿大几十倍的白鹭飞行速度相当。  

飞这么快有何作用?这就要说说蜂鸟对雨林生长的贡献了。

植物授粉繁衍一般有虫媒、风媒、水媒、鸟媒等。水媒植物在水中,如藻类、水草等且不讲。雨林枝叶浓密,遮雨挡风,风媒受限。虫媒的主力是蜜蜂,但是,活动范围不大。

大多数素食鸟类,主要吃植物的果实,不大接触花粉。蜂鸟,则以花粉为主食,而且飞行能力强于蜜蜂。在浩瀚的雨林里,作为鸟媒,就成了传播花粉、繁盛雨林的主力军了。小小蜂鸟,功劳不小。

这个动、植物园的植物,全和山林一体,没有任何围挡。动物中,除了毒蛇、毒蛙、猛兽、猛禽等,有金属网隔离,全由人工饲养外,我们所见大嘴鸟、蜂鸟等,都可自由飞在雨林。由于雨林管理人员为便于火山游客来此观赏,也定时在游客途径的固定地点,给它们一些食物,他们会闻香飞来。久而久之,他们与游客也相亲相近,任由拍照,十分配合。

不由想到我国也有野生动物这样“饭来张口”。1978年,我和两位飞行战友,在海南岛陵水机场参加歼6与歼7对抗空战演练。一天假日,我们三人乘渔民的舢板,登上附近野生猕猴聚居的南湾猴岛。当地一位爱心人士带着一布袋玉米粒,在山林下边“嗷——”的一声高喊,就见百十米高的山顶树林枝叶无风而突然大幅晃动。那晃动展衍而下。至半山腰,我们已看清是数不清的野猴,似天兵天将一样,依托树枝、山崖,飞跳而下,动作灵活而骁勇,气势骇人,绝非动物园铁笼子里的猴子可比。到了山下,那位爱心人士从口袋抓出一把把玉米粒,抛洒给它们。只见一只壮猴在高大石块上坐定后,几十只大小野猴,便捡拾壮猴所在石块较远的玉米吃将起来,随后,那只壮猴也跳下石块,就近饱餐玉米。我们得知,这是猴王。一顿饱餐后,群猴即随猴王连蹦带跳,蹬枝攀树,迅疾遁入山林。后来得知,这位爱心人士的玉米,由陵水县有关部门定量供给。40年过去,2018年我再到陵水南湾,猴岛的猴几乎全都圈养了。我们自行上岛已不可以。坐缆车上岛加上猴岛景区门票,300元出头。昔日野猴按照群落,被散圈在绕山脚一处处围栏里,有职工各个负责,比各猴群的猴王有权威。还有被驯化的猴子,则会给游客作骑车、骑羊、踩滑板、走钢丝等表演。而有的曾骚扰过游客的泼猴,则被单独关在铁丝网笼子里喂养。

由哥斯达黎加的帕阿斯火山雨林大嘴鸟等,竟联想到我国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猴岛,感觉地球村真是有些小了。(全文完)

 

 

 

 

  

  最后修改于 2023-03-15 13:0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