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散记之一 埃姆大街

2023-04-05 08:59 阅读(?)评论(0)

德州散记之一

                   埃姆大街

   儿时印象最深的美国城市,不是首都华盛顿,也不是全美第一大市纽约,而是达拉斯。

    缘由是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市遇刺身亡,举世震惊。

    我那时还是刚考上开封师院附中(今河南大学附中)的初中学生。在当年历史背景下,我们听闻此事,是一个敌酋被消灭的那种反应。过后不久,紧张繁忙的学习使我们不再议论此事。但达拉斯这座城市却深印脑海,历久未忘。

    2013年首次赴美旅游,行程是在东部、西部和北部,与南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无缘。三年后随旅行团中美洲之行,从北京飞越大洋,先要在达拉斯市着陆并住宿游览,半个世纪前的记忆立即被唤醒——虽然我知道在达拉斯的预定参观行程没有肯尼迪遇刺地,但是,心有不甘。

    下午着陆达拉斯后,吃晚饭时,我端着饭菜来到地导许先生(华裔美籍)的餐桌,边吃边聊,对他说,当年肯尼迪命丧这里,影响深远;这次来美国达拉斯,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去总统遇刺地看看。还讲到,我已经把达拉斯发生过这起大事件,告诉了其他旅友(他们都比我年岁小,大多淡忘了或不知当年事件),大家的想法也都和我一样。

    地导许先生很爽快地回应说,好,明天我带你们去。

    次日早饭后,许先生即带我们乘车来到了市区迪利广场西边的埃姆大街。这里就是当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地。

    遇刺地的标识很简单,共两处。一处是街边一个1米多高、约70厘米见方的事件简介牌;另一处是肯尼迪总统前后两次中枪的快车道地面上,分别用白色马路画线漆刷的“×”形符号。

    地导许先生首先带我们到临街东边一座七层楼前,说这座楼原是德州的教科书仓库。那年刺客奥斯瓦尔德,就在第六层楼最北边的窗口处隐藏。当肯尼迪乘敞篷车经过楼下时,他连开两枪杀害了肯尼迪。接着许先生介绍说,刺客曾在部队服役多年,枪法很准,第一枪击中肯尼迪颈肩处,第二枪击中头部。

    这座仓库楼,如今已改为肯尼迪纪念馆。里面有展示他生平的文、图和一些物品。由于并没有列入旅游景点,加之我们应到的景点原本也没有此处,所以,就没进去参观。

    接着,我们沿街向南不过七八十米,就看到了马路上的×”形符号——肯尼迪在此被击中第一枪;再向南几十米处,有标示第二枪打中肯尼迪的×”形符号。1963年至今,半个多世纪了。风雨剥蚀、车轮碾压,这两处符号仍清晰如初,可知被不断刷新,以儆后世。

    更表现人们对肯尼迪总统缅怀的,是广场东边不远处,矗立着一座肯尼迪纪念碑。

    说是纪念碑,其实是一座底部悬空的钢筋混凝土方形围墙。围墙东、西两面有进出的通道。围墙内,中间地面放着一块黑色方形大理石,西侧立面刻着鎏金的肯尼迪名字——我走过几十个国家,第一次见到如此别致的人物纪念碑。

    有些意外,我从来不知道美国民众还为他建了这座纪念碑。经了解,才相信人们有理由立碑纪念这位任职三年的总统。

    首先是他在位时的民众支持率高达70%,至今后任者无一超越。

    再就是他的政绩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他主持制定的《Min权法案》,规定了种族歧视违法,在美国这个多种族国家深得民心;他推行的《食品券法案》,解决了国内穷人的吃饭问题,法案中关于贫困户子女在校免费享用早、午餐项目,至今惠及千家万户。

    他任上具有最大影响的举措,就是审时度势,果断及时地化解了震惊世界的1962年“古巴核导弹危机”,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战争,维护了世界和平。功业已载史册,不可磨灭。

    当我根据7年前旅居达拉斯的日记,整理这篇散记时,距1963年已60周年。翻看在达拉斯拍摄的照片中,肯尼迪纪念馆楼房依然簇新,纪念碑光洁肃穆,马路上的遇害标示清晰醒目。足可见一代又一代人们,没有忘怀这位曾为民办过好事、为世界和平作出应有贡献的领导人。(全文完)

 

 

 

 

 

 

 

 

 

 

 

 

 

 

 

 

 

 

 

 

 

 

 

 

 

 

 

 

 

 

 


  最后修改于 2023-04-05 12:4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