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洪荒

2020-05-15 11:05 阅读(?)评论(0)
                            海角洪荒
 图1、清晨在西班牙维尔瓦镇感觉酒店拍摄朝霞,是日启程赴葡萄牙罗卡角。

 图2、启程前,在塞维利亚市维尔瓦镇感觉酒店前留影。

 图3、维尔瓦镇街景。

 图4、南欧旅途中常见地中海松(蘑菇状)。

 图5、南欧山野的橄榄树林。

 图6、图右侧公路边的欧盟旗标志,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界标志。

 图7、从东南方驶近里斯本。

 图8、越过里斯本西行。

 图9、接近罗卡角,山路弯弯。

 图10、到达罗卡角第一眼。

 图11、留影罗卡角。


















  图12、游客纷纷留影。















 图13、老伴儿留影。
















  图14、碑上刻有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著名诗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图15、拍摄罗卡角。

 图16、罗卡角南眺。

海角洪荒

从摩洛哥北渡直布罗陀海峡,登陆西班牙共和国南岸,在塞尔维亚等地数日旅程后一路向西,在阿亚蒙特跨过西、葡边界。然后由南向西偏北斜贯葡萄牙南端,罗卡角到了。

罗卡角闻名,在于地理位置处于欧洲大陆最西端而成为欧洲著名的“天涯海角”——有岸边高崖直立的那尊十字架下部碑碣上镌刻的经、纬度和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1524-1580年)的诗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为证。作为欧亚大陆伸向大西洋的最远端,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大航海时代,得天独厚地有幸目睹了曾创造人类史上旷世勋绩的当时先进的欧洲船队经过身边,扬帆远航去迎战惊涛骇浪、雨雪风暴,并胜利返航。

其中闻名最早的,是1497年7月8日,葡萄牙人达·伽玛率4艘帆船起锚,奉国王之命勇蹈波谷浪山去寻找前往亚洲、印度的海上航路。身为欧洲故土最西端的罗卡角,最后告别了这支从附近的里斯本出发,经过身边的远洋船队。达·伽玛引领船队在大西洋南端绕过涛险风高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1498年5月20日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次年,船队则返程再过好望角,于9月9日回到里斯本。这是人类的航船首次经由好望角联通起大西洋与印度洋水域。

俗话:榜样的力量无穷。

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在率船于1492年抵达古巴、海地及1493年抵达多米尼加等中美洲地区后,受达·伽玛1497年南行大西洋鼓舞,在1498年出征南大西洋,抵达了南美洲沿岸委内瑞拉等国。哥伦布的航海成果,被欧洲人视为发现新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的“维多利亚号”航船在1519-1522年穿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海峡以麦哲伦名字命名)串起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从而实证人类生存的大地是圆球形。他们都是从欧洲最西端的罗卡角附近西行,完成了惊世壮举。

随之,环球贸易兴盛、工业革命浪潮波及全球、四大洋文化融汇交流等等,持续推动了人类进步。

可想而知,不仅欧洲人对他们心目中的天涯海角怀有情愫,其它各地游客的欧洲旅程,凡是前往曾经的第一航海强国葡萄牙的,都要赏游罗卡角。我们当然乐有此行。

到了才知道,这里曾被网民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一旦身临,则感到它大概是这50个地方中景色最为质朴寻常、平淡无奇的一处了。

没有景区大门,周边没有围墙和任何围挡,自然也不卖门票。只有通向这里的远离海岸的公路尽头有一片免费停车场和一座不大的旅游品商店。

下车后远远望去,除了一座灯塔,一座石砌的十字架外,眼前是一片荒野漫延至大西洋。走近些,又看到一座一米多高的纪念国际扶轮社创建人美国的保罗·哈里斯的石碑,孤零零在草地间——再无任何人文痕迹。

岸边所见,海天遥遥,礁岩伶仃,罗卡角高地或乱石杂陈,或野草萋萋。耳边是大风的呼啸声,脚下140米落差的大洋岸边涛声不闻,只见雪白的浪花一波又一波的激扬四散。

在这欧亚大陆西端的天涯海角,不由就想到欧亚大陆东端我国海南岛的天涯海角。那片南岛伸向南海的岬角处原本也是素面朝天。1969年我于空军4航校毕业分配到海南岛海军航空兵部队时,曾听那里的老飞行员们戏称其为“天涯海角乱石区”——我当年去到那里,一片海岸荒野,目力所及,沿岸唯有椰子树临风摇曳,没有一间房屋;放眼大海,但见大大小小的石头逶迤散立在浅海和沙滩上,像稀稀拉拉的队伍不见首尾。视线远展,一派海阔天空。

那是天造地设的原生态风光,曾千年万代呈现世间。

2018年我又去到那里,气派的景区大门、出售票价80元(人民币)的宽大售票厅、沿海星罗棋布的新建亭台廊阁、近年的当代人士题刻、西洋式的婚礼殿堂、金属雕塑、彩旗彩灯、喧闹的经营性快艇与摩托车、惹眼的商铺与影视厅的广告,等等建筑、设施令人目不暇接。

故地重游,我这老海南像是走进了市声鼎沸的闹市或不古不今的中西合璧游乐场,往昔天涯海角千年万载的空阔清寂荡然无存。人文历史留下的“海判南天”、“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历代勒石,被挤在一边……

罗卡角却与之相反——

早已富裕得有钱投入景区基建且旅游业发达的葡萄牙,至今一直没在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罗卡角打造任何人工建筑与设施,任其荒野自在。是他们不懂经营旅游产业?还是不知利用天然的旅游资源赚钱?

我不能不赞赏天然无雕饰、任由地球人着意亲近的罗卡角。那里没有五花八门的人造“赘瘤”霸占天然净地,喧宾夺主。(全文完)


 图17、罗卡角西望。


 图18、老伴儿今在罗卡角。


 图19、我在另一处纪念碑旁留影。


 图20、国际扶轮社创建者美国人保罗·哈里斯纪念碑。


 图21、欧洲大陆最西端的灯塔。


 图22、灯塔卓立。


 图23、前方是全长2278米的世界第三长的悬索桥4·25大桥,图右侧为总高110米的耶稣像。


 图24、耶稣像身长28米,底座高82米,通高110米,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耶稣山好有一比。


 图25、罗卡角及附近地图。












 

 

 

 

 

 

 

 

 

 

 

 

 

 

 

 

 

 

 

 

 

 

 












  最后修改于 2020-05-15 20:47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一路自由 下一篇:非洲西北角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