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三章之一 “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

2022-06-15 09:49 阅读(?)评论(0)

题记: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我游罢华山,则深感听景不如身临其境。昔曾三次在华山履险“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此篇记录1995年9月8日第一次经历。

 

华山三章之一

         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

 

华山险冠五岳。而华山的“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两处奇景,则险冠华山。

海拔2099.8米的东峰旁边有一孤峰,峰顶有座“下棋亭”;亭内置铁铸象棋盘一副。相传此亭是春秋时秦昭王令人架钩梯所建,名“博台”。据说北宋皇帝赵匡胤曾一度常和陈抟(道教界称其为“陈抟老祖”,系庄子之后道教界至尊)在此下棋。还因棋败而将华山输于陈。古老的传说给博台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分外诱人。

然而,通向博台唯有“鹞子翻身”一条路。说是路,不如说是练胆崖。东峰崖壁在这里突然断裂,分离出一座山崖,名博台。两座山崖相距最近处,在东峰“鹞子翻身”石崖下边十几米处,相隔约一尺多。所说“鹞子翻身”起始处,即指东峰峭壁一侧的断崖,上凸下凹,巉岩突兀。临崖俯视,但见两条供人握拽援引的数丈铁索下临莫测(凸石遮挡视线),深不知底,初望胆寒。因此,登上华山而亲临博台者十不存一。

素爱登山履险的我决定要过“鹞子翻身”去博台。与我同登华山的另三位旅伴:杜先生长我十岁,年近花甲,虽天天长跑体力犹在,但表示已不能拽铁链踏岩缒崖;刘师傅与张师傅虽然年青,刚过而立之年,但看来不愿冒险。他们三人叮嘱我千万小心,然后便送我来到崖边“出征”。

我趴下身子紧贴崖顶向下转角处,手挽铁索,脚抵崖壁,谨慎而下。至崖壁凸肚,将要上仰“翻身”处,开始,上身俯贴石壁呈弓形,体重全靠双手与前胸承载,两腿两脚悬空,上下左右满是空谷冷风,不由得冒出一丝犹豫:上去算了,这辈子24载从军(历经空、陆、海军),长年驾驶歼击机飞行,海上与陆地跳伞数十次(在师司令部军训科曾兼职伞勤参谋),多少回化险为夷,不容易!今天“交待”在这儿值吗?!可一转念,前人敢在这儿凿石系索,咱还怕个什么!我调匀呼吸,牵稳铁索,用力收腹,试探着用双脚抵紧崖壁“凸肚”下边的石壁,向下滑动时终于踩上小半脚深的石窝。接着向下须要心不慌,眼不乱,手拽索,脚抵石,胸、腹也要协调一致地紧靠崖壁“下蹭”,身体一点一点地下缒。过了崖壁“凸肚”上半部,身体又微仰,呈反弓形,仰面朝天(崖壁凹处);再下踩两三处石窝,就是“凸肚”下方垂直的石壁了,犹如从城墙上拽绳下缒。刚可以稍松口气,身下崖体与铁索又断绝,背后一尺多处,就是博台山崖的陡立石壁,上插钢钎。这是身临距博台山崖最近处,应该叫“鹞子转身”。两座分离的山崖下边是看不见底的峡谷。此时,我稳定一下心绪,转头反复审视后,先是右转身体90度将全身重心移向左脚左手,接着向右一探身,前伸右手抓牢博台山崖石壁上的钢钎,右腿随之跨步跟进用右脚踏上石缝,然后右手右脚合力牵引身体再右转90度,并迅疾用左手抓住钢钎旁的铁索,左脚相随过来,这就算抵达博台山崖了。沿铁索、石蹬向下不远就到了缓坡,一尺来宽的石径转弯抹角,逶迤伸向博台下棋亭。此时移步,真似在城市逛马路一般。

由博台返回再上“鹞子翻身”,正应了俗话“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地不例外,无需赘述。

 

“长空栈道”在华山主峰2154.9米的南峰。时值风雨交加,峰上卖茶嫂劝道:“下雨天,还敢走(长空栈道)呀?”我不愿失去机遇,毅然走出南天门石坊,从“华山论剑处”向西来到石壁凿出的朝元洞。洞门前即是通向“长空栈道”的隘口。为轻装少碍,我把随身背包交给跟我来的张师傅,让他在洞门口等我。

朝元洞门前即绝壁,下视黑不见底,与相邻的另一峭壁以数十根嵌壁钢钎相连,状如悬梯;缘梯下行有20多米,前后临空,惊心动魄。梯尽处转过石崖,便见到令人目眩的栈道——千仞垂直陡壁上,用嵌壁钢钎悬空承载着总共宽不盈尺的三根木条,即栈道,通向数十米开外的“全真岩”;栈道上方一米多,有嵌壁铁索作援手。此处向上是斧劈般垂直山体,仰望不见顶;向下是烟瘴昏黑的千米深渊。华山民谣:“若敢通过,小心行走;若找尸首,陕南商州。”正是此处。我默默念叨几遍18岁在空军航校学飞战机时,喷印在机翼上的“勇敢、坚定、沉着”六字箴言,然后面壁背空,抓索踏栈,缓步横移。雨水遮眼,权当大海游泳时浪涛打头;山风拽衣,就当空中跳伞出机舱时气流冲击。一手抓紧,另一手再前替;一脚踏稳,另一脚再跟进。三十来米后到了终点。稳稳站上全真岩山崖后,直犯琢磨:工匠们是怎么在此修成栈道的,真不可想象!

此处有一凿石而成的石屋,木门紧闭,不知就里。抬头向上几十米,有一倒坎悬崖凌空,其底部镌刻仿隶正楷“全真岩”仨字,据说每字三米见方。因距离较远,那字并不显大。

雨仍继续,风亦不停,走为上吧。

返回时有点儿“一回生,二回熟”,但仍步步留神。呼呼山风中隐约听到呼喊声,待通过栈道转过山崖,才听出是张师傅在叫我。险山幽谷,仅我二人,他说坐久了,怕我出事,已呼叫多时了。不知怎的,半小时后再见他,真像久别重逢。

以奇险闻名天下的华山如果有灵,那么,“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就是她脸庞上动人而传神、却又不易亲近的两个“酒窝”。(全文完)

 

(此文记载1995年9月8日-9日第一次游览华山情景<8日登山、履险“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夜宿西峰;9日下山>,初稿完成于1995年11月,原载《西安政协》杂志1996年第4期)

 

注:1995、1998、2001年,笔者三次履险华山“鹞子翻身”与“长空栈道”时,这两处都无人管理,仅有铁链作援手,游人自主负责来去安全 ;如今这两处都设了安全员管理,游人每处须交30元钱租用安全绳才可“履险”;每40人一拨,一拨全部上来后,下一拨才放行。“鹞子翻身”处崖壁上的脚踏石窝,也已经凿深凿宽,利于踏稳。

 

  最后修改于 2022-06-15 09:5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